就目前亞洲和中國市場而言,青島、連云港、寧波和上海這些大港,都報告設備不足,船舶停泊作業日益延誤,港口繼續承壓。 澳大利亞各港口正遭受大量空集裝箱積壓的困擾,據估計,空集裝箱的數量超過5萬個。在悉尼,情況尤其如此,最近的勞工行動影響了設備向亞洲的重新定位。至于美國市場,ContainerxChange報告稱,西海岸港口和芝加哥一直在竭力應對進口激增的局面,令西海岸港口設施“承受巨大壓力”。
“許多到達港口的集裝箱必須被運到碼頭和倉庫。為此,他們需要拖車。而拖車現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短缺,造成了擁塞問題。滯留在港口的集裝箱也意味著許多作業被迫停止。也影響集裝箱可用性的因素,“ Container xChange 報告稱。
在談到港口設施運輸方面日益增多的問題時,美國運輸顧問喬恩·門羅指出,美國進口商和貨運公司在處理集裝箱碼頭方面尤其困難,洛杉磯和長灘在這場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。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總統大選。港口工人在選舉日休假,對港口環境造成不利影響。
ONE也出現了船只延誤,造成碼頭嚴重擁堵的情況。船舶的可靠性也在下降,這與亞洲港口的擁堵有很大關系。“在中國的許多基本港口,即便不是大多數,設備也是稀缺的。在一些港口,如新港,工廠可能正在烘干集裝箱到青島。不幸的是,青島也面臨同樣問題。”集裝箱的可用性也受到了重大打擊, 一些船只離開中國的時候并沒有滿載,不是因為貨物的不足,而是因為可用集裝箱數量仍然不穩定。
現在正處如此緊要關頭,這種情況只會在假期前變得更糟,很可能一直持續到中國春節(今年的春節已在2月份到來)。
貨主主動加價才能訂艙
船公司歐美線回程多已拒收貨,全速載空柜回航亞洲
因全球疫情升溫,各國港口缺柜、缺工,加上碼頭擁擠,集裝箱航運市場淡季超旺 ,全航線運價上漲,并開始收取各項附加費,價格從200~1,000美元不等,美國線雖因交通運輸部干預難以漲價,但托運人自動加價的情況并不罕見,買艙費行情從950~1250美元,也因運價瘋漲,船公司歐美線回程多已拒收貨,全速載空柜回航亞洲。
海運業內者指出,歐美疫情升溫,造成港口缺工、缺車、缺車架,船舶準班率從6月的85~90%,降到9月的56%,船期平均延誤五天,且準點率持續下降中,目前美國西岸港口候港時間要四~五天,澳洲與新西蘭雖然疫情控制情況較佳,但因各項管制依然造成碼頭擁擠,像奧克蘭候港時間超過十天,英國的費列斯托則因塞港已宣布停收空柜。
為了趕回船期,也為了盡速將歐美空柜運回亞洲裝出口貨,船公司都已盡量不收回程貨,尤其是美國內陸輸往亞洲的貨物,其中屬出口旺季的美國谷物,因為集裝箱進出內陸約要花兩星期時間,且谷物屬于重貨,影響船只裝載量,德國赫伯羅特公開宣布停收,其他公司雖未宣布,實際上多數都拒收。
業者分析,美國運往亞洲的貨物,每大箱(40TEU)運價多數僅在400到500美元,而亞洲運往美西的貨物,每大箱運價超過3,800美元,運往美東超過4,600美元,以目前運價結構,船公司自然是放棄回程貨,如果收了回程貨,因為都是重貨,裝載量會降到七成左右,航速也會變慢,現在回程因為載空柜全速航行,航行時間約自13天縮短為11天。
另一方面 因為缺艙缺柜,托運人為了確保貨物如期運送,主動加價以取得船公司保證艙位,美國線買艙費行情每大箱在950~1250美元之間;據透露,托運人還須主動發MAIL向船公司提出加價要求才會受理。
達飛、地中海、馬士基等開征附加費
本月6日起,缺柜嚴重的深圳港,萬海航運等對于運往東南亞貨物已開始收取每箱500美元,每大箱1,000美元的缺柜費,等于是運價翻漲一倍以上;馬士基、地中海航運與法國達飛等,對東亞地區,包括臺灣在內運往新西蘭的集裝箱征收200到300美元的碼頭擁擠附加費。由于船公司受反托拉斯法約束,不能采取聯合漲價行動,每家公司都有不同名目與不同價格的附加費。赫伯羅特(Hapag-Lloyd)宣布:將從東亞(不包括日本)到英國的航行提價為5190美元/ FEU,向西地中海的航行提價為4710美元/FEU,將價格提高為4690美元/FEU到北大陸。
東南亞航線運費也已沖破2000美元。預計下周,中東紅海、印度等航線也將開始大漲...
另外,達飛對亞洲出口至地中海、北非地區的貨物,征收旺季附加費;地中海航運對所有出口至英國的貨物,征收港口擁堵附加費。具體如下:
達飛宣布自11月15日起,對亞洲出口至地中海和北非地區的所有貨物,征收旺季附加費,標準為300美元/TEU、600美元/FEU。
由于亞洲對集裝箱的強烈需求,從11月16日開始,達飛還將對從亞洲運往非洲的40尺高柜,征收每箱200美元的附加費。主要包括從中國大陸、中國臺灣、韓國、印度東海岸、孟加拉國、斯里蘭卡以及東南亞地區出口的貨物。
此外,由于港口狀況日益惡化,達飛輪船CMA CGM于11月10日 (loading date)從世界各地到幾內亞收取港口緊急擁堵附加費(PCS)US$200/